從門庭若市到鮮有問津,從一間難求到降價招租,這是2020年大部分城市寫字樓面臨的現狀。據多家媒體報道,疫情期間,國內一二線城市寫字樓空置率大幅攀升。寫字樓一邊作為亮眼地標刷新城市高度,一邊又面臨大門緊閉、鋪位空置的窘境。這不僅是“天際線”控制給城市帶來的“面子”傷疤,更是經濟加速轉型的警示。
一二線城市寫字樓市場總體供大于求,樓盤增量難消化。據統計,2015年至2017年是樓盤項目開發與交付的高峰期。受經濟環境影響,各地寫字樓新租入駐企業減少,又由于業主持續減租,原有租戶升級或擴建辦公室的需求大于搬遷需求,致使市場對新增供應樓盤消化緩慢。
疫情影響下,一些中小企業辦公需求萎縮明顯。同時,靈活辦公、遠程辦公、居家辦公成為趨勢,再次降低了企業對辦公面積的需求。寫字樓人氣不再,辦公區虛位已久。一些地方因盲目追求高度與噱頭患上的“摩天大樓依賴癥”,需要政策供給方、開發商和城市規劃方共同“醫治”。
應努力調整思路,減供同時激活存量。目前,已有城市在供給側縮減商服用地供應量,也有地區鼓勵盤活商務用房存量,將其改造成展覽館、圖書館等公共服務設施;或將商業用地調整為居住用地,允許開發商把自建商業綜合體、寫字樓等改為自建長租公寓,并享有專項資金補貼。
應著力理性規劃,“天際線”也可以“接地氣”。要打破思維定式,寫字樓招商可由企業分散招商轉向由政府層面統籌的集中招商。開發商不應將目光只聚焦在“破紀錄”或“高大上”的項目上,而應考慮適當降低價格,為小微企業設計一些“接地氣”的辦公資源。
應發力數字轉型,主動對接新產業帶來的新機遇。一些新興產業的辦公租賃需求逐漸增多,如在線教育、直播電商等。因此,加快城市產業結構調整,構建智慧城市新格局,沒落的寫字樓才有機會被重新點燃活力。
提示聲明:1、文內所含的所有設計效果圖僅供參考,規劃/外形/數據最終以實際或政府批文為準;2、本站部分資訊內容可能轉載自互聯網或其他媒體,轉載的資訊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立場或觀點,同時本站亦不對其內容的來源作進一步追溯。本站對轉載資訊的作者及媒體表示感謝,如轉載的資訊內容侵犯了來源媒體的利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|
長沙多部門聯合發文 確保房屋信息發布真實準確有效(2021/1/16 14:58:46) 重慶探索“不利因素告知”機制預防購房糾紛(2021/1/16 14:57:44) 2020年樓市基本實現“三穩”目標(2021/1/16 14:32:12) 2020年12月揚州領跑70城房價 一線城市翹尾明顯(2021/1/16 14:26:26) 【經濟觀察】房貸踩“剎車”,對房價影響幾何?(2021/1/14 9:43:02) 廣州新建住宅將自帶“醫保”(2021/1/14 9:41:18) 房貸新規調查:北上深個人按揭房貸額度充足(2021/1/14 9:38:50) 多省規范房東租金個稅 對房東、租客影響有多大(2021/1/14 9:35:14) 房地產發展,落腳點是民生(2021/1/13 9:27:48) 物管行業規模 3至5年有望增至2.4萬億元(2021/1/13 9:25:59) |